水晶饼是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的地方名点。相传是宋代当地民众赞美寇准而制作的糕点。通过制皮、制馅、制酥、包酥、成型的烹饪步骤完成。
水晶饼金面银帮,起皮掉酥,口感油多而不腻,糖重而渗甜,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。新中国成立后,水晶饼多次被国家商业部、陕西省商业厅授予优质产品称号。
小巧别致、皮酥馅足、滋润适口、层次分明、营养丰富,油多不腻,入口渗甜,且以浓郁的玫瑰和橘饼的清香使人回味无穷。因其面色金黄,四周雪白,素有“金底银帮鼓鼓腔,红色印章盖中央”的赞誉。
市面上常见的水晶饼的口味、花色品种多种多样,主要有:红豆沙馅水晶饼、紫薯水晶饼、萝卜丝水晶饼、豆沙水晶饼、橙味水晶饼、奶黄水晶饼、虾仁水晶饼等。
水晶饼分类及制作配料
种类 制作配料
红豆沙馅水晶饼 主料----橙粉:300g 红豆沙陷:300g ; 辅料---油:适量 热水:适量 白糖:30g
紫薯水晶饼 主料----紫薯:500g 地瓜:500g ; 辅料---豆沙、 糯米粉、 油、 热水:均各适量
萝卜丝水晶饼 主料----红薯粉:200g 白萝卜:500g; 辅料---油、 盐、芹菜、花生仁:均各 适量
豆沙水晶饼 主料---澄面:200g 面粉:100g ; 辅料-----油:适量 豆沙馅:250g 白糖:30g
橙味水晶饼 主料---澄面:120g 糯米粉:40g 莲蓉:150g; 辅料---生油:1汤勺 白糖:40g 热水:160g
奶黄水晶饼 主料---鸡蛋:1个 澄粉:20g 黄油:20g 白糖:40g 牛奶:45g 吉士粉:10g
辅料---水晶皮原料澄粉:80g 糯米粉:20g 色拉油:5g 热水:70-80g
虾仁水晶饼 主料---澄粉:120g 玉米淀粉:40g 虾仁:150g
辅料---猪油:5g 沸水:160g 猪肉糜:20g藕丁:20g料酒:10g生抽:5g盐:3g糖:3g 白胡椒粉:少许
精制猪板油,猪油尤其猪板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,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,几乎平分秋色,具有一定的营养,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。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较高,可达95%以上,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,所含的脂肪比例小于黄油,较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。
青红丝,其第一核心材料桔子皮营养丰富,色香味兼优,广受消费者的青睐,一方面桔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,能够起到提神、通气的作用,而且气味清香。第二方面桔子皮具有理气化痰、健胃除湿、降低血压等功能。
青红丝中的另一材料萝卜味甘、辛、性凉,入肺、胃、肺、大肠经,具有清热生津、凉血止血、下气宽中、消食化滞、开胃健脾、顺气化痰的功效,可用于腹胀停食、腹痛、咳嗽、痰多等症;
青红丝中的第三个主材木瓜性温、味酸,入肝、脾经;具有消食,驱虫,清热,祛风的功效;主治胃痛,消化不良,肺热干咳,乳汁不通,湿疹,寄生虫病,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。
动物油热量高、胆固醇高,故老年人、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。一般人食用动物油也不要过量。很多奶油制品含有大量的糖,所以也不宜吃得太多,糖尿病患者也应注意。
食物名称 水晶饼
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
能量 438千卡
原料准备:富强粉37公斤猪板油10.5公斤桔饼1.5公斤,标准粉1公斤,动植油12公斤冰糖1.5公斤
白糖粉21.5公斤青红丝1.5公斤核桃仁1.5公斤白砂糖10公斤玫瑰1.5公斤黄桂0.5公斤。
制作步骤:
1.制皮:将动物油加5公斤水在和面机内搅拌,油、水溶合均匀后加富强粉搅拌,待面团光滑、离手为宜。
2.制馅:将全部白砂糖、猪板油、熟板油、熟面粉,经加工后的各种辅料,混合搅匀即成馅。
3.制酥:用富强粉总数的32%、动物油总数的50%混合搅拌均匀。
4.包酥:按50%的皮,42%的酥的比例,包合一起,压平,擀成圆形,由中心向外卷成条,切块待用。
5.成型:用制好的包酥小块拍成直径5厘米,厚2.8厘米的正圆形饼,上盖红色“水晶饼”印章,待烘烤。
原料准备:
小麦淀粉162g、糯米粉60g、细砂糖60g、清水222g、豆沙馅适量、食用油适量、奶粉1勺
制作步骤:
1.将细砂糖,小麦淀粉,糯米粉过筛到一个大容器里,用筷子搅拌均匀。
2.然后加入1奶粉勺食用油,略为搅拌。
3.222克清水用电热水壶煮沸腾,然后慢慢加入到粉里。
4.用筷子搅拌成絮状。
5.然后用手揉成面团。
6.取一小撮,揉圆,压扁。
7.放入豆沙馅料。
8.包裹好后,稍微压扁,并在表面抹上一层色拉油。(也可以印上一层小麦淀粉代替抹油,目的是防粘。)
9.印油的一面朝内,将其放入月饼模内。
10.在吸油纸上压出饼模。(如果饼坯粘住模具难以脱模,就用刀刮下来吧。)
11.重复上诉步骤,一共做了13个水晶饼。
12.蒸锅里的水沸腾后,放入饼坯,大火蒸15分钟,然后熄火闷5分钟即可。
注意事项:印模的时候,豆沙面团表面印上一层小麦淀粉,再用月饼模印出,比较容易脱模,脱模后再在表面刷上一层色拉油即可进行下一步。
相传北宋时期,有一年寇准从京城开封回到故乡下邽县(今渭南市下邽镇)探亲。适逢其50大寿,乡党们为表特意送来寿桃、面花、寿匾,表示祝贺,寇准特设宴款待。
在酒过三巡,手下人捧进精致的桐木盒子,寇准打开一看,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。在点心上面,还放着一张红纸,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:“公有水晶目,又有水晶心,能辨忠与奸,清白不染尘。”落款是渭北老叟。后来,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,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,叫做“水晶饼”。
在宋代,水晶饼在关中一带声誉很高,曾与燕窝、银耳、金华火腿齐名。
元代时,水晶饼已远销京、津各大城市。
至清代末年,经渭南市同义栈商行张彩凤大掌柜改进精制,对水晶饼又进一步改善:他以精白面粉为主料,配以优质白绵糖、猪板油、植物油,再加入五仁、桂花、青红丝、玫瑰等辅料酿制为馅,用纯手工烘烤而成。馅子是红白糖、冰糖渣子、青红丝子加猪油掺和一起放入大瓮内,放在大厅房靠墙一圈,经过一年三伏的腌泡才可使用。皮面是用上好的白麦面加大油来包馅,经木模压成圆形饼,放入烘烤炉内烤熟后,出炉晾凉。产品以“金面银帮,起皮飞酥,凉舌渗齿,清香爽口”而名声大振,是朝廷贡品。当时,以桐木盒和硬纸盒精心包装,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。后来,水晶饼的制作工艺流传到陕西西安、宁夏固原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