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海蚌是什么
海蚌是海产双壳贝类,在福建、江苏、浙江俗称海蚌,广东、香港称贵妃蚌。它营养丰富,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,肉质甘脆嫩滑,是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。
海蚌主产区在福建福州长乐区漳港街道海域,这里出产的漳港海蚌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具有个体大(壳长可达15厘米)、腹足饱满、肉质脆嫩、味极甘美的特点,且无其他产区海蚌的咸腥味。
海蚌还具有一定的营养功效,能滋阴补虚、清热凉肝,且含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成分,适合高胆固醇、高血脂体质的人食用。在烹饪上,海蚌可用于清蒸、炖汤、炒食等多种方式,如“鸡汤汆海蚌”就是与“佛跳墙”齐名的闽菜。
二、海蚌和花甲有什么区别
1、分类与学名
海蚌属于帘蛤目蛤蜊科,学名西施舌,别名贵妃蚌;花甲属于帘蛤目帘蛤科巴非蛤属,学名菲律宾蛤仔,别名花甲螺、花蚶。
2、外观特征
海蚌壳体略呈三角形,壳长7-9厘米,壳顶淡紫色,其余部分米黄色或灰白色,壳表光洁,生长轮脉明显。
花甲壳长卵圆形,壳长大于壳高,壳顶位于背缘近中央,表面浅黄褐色,有菱形网格状棕色线纹,近边缘有浅褐色斑带。
3、产地分布
海蚌主产福建福州长乐区漳港海域,属印度-太平洋海域特产,对水质要求极高,仅存于半淡半咸海水、恒温25℃、水深8-10米的特定环境。
花甲广泛分布于中国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浙江等沿海海域,适应性强,栖息于潮下带浅海软泥底质中。
4、口感与肉质
海蚌肉质脆嫩,味极甘美,腹足饱满,无咸腥味,个体大(成蚌可达15厘米),属名贵贝类。
花甲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但个体较小(壳长通常小于壳高),含丰富蛋白质、糖类和维生素,胆固醇含量低(63mg/100g)。
5、营养价值
海蚌富含优质蛋白质、氨基酸、不饱和脂肪酸,含代尔太7-胆固醇和24-亚甲基胆固醇,可降低血清胆固醇,功效强于药物谷固醇。
花甲含硒(抗氧化)、钾(辅助降血压),但锌含量较低,能量低(为香海螺的1/3、鲍鱼的1/2),适合控制体重者食用。
6、烹饪方式
海蚌多用于高端宴席,如国宴名菜“鸡汤氽海蚌”,亦可清蒸、蒜蓉烤制,需突出鲜味,避免加味精。
花甲常见于家常菜,如爆炒、炖汤、凉拌,烹饪时需彻底煮熟以去除泥沙,适合多种调味方式。
三、海蚌有珍珠吗
海蚌(如西施舌等双壳类)有可能产出珍珠,但极为罕见,且非典型产珠贝类。
珍珠的形成多因贝类外套膜受到异物(如沙粒、寄生虫)刺激,分泌珍珠质层层包裹而成。海蚌虽理论上具备这一生理机制,但由于其外壳较薄、珍珠质分泌能力弱,自然形成珍珠的概率远低于珍珠贝、河蚌等专门产珠的贝类,且产出的珍珠通常较小、光泽和形状也较差,经济价值较低。
因此,海蚌并非主要的产珠贝类,珍珠更多与珍珠贝、马氏珠母贝等关联紧密。